close

【吉林省兩會】人大代表熱議精準脫貧攻堅

堅定不移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。今年計劃減貧10.2萬人,實現539個貧困村退出。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精準發力,加大對深度貧困縣和150個深度貧困村政策支持,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量部分給予重點傾斜,著力破解產業發展、就業增收等難題。

——摘自政府工作報告

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,精準脫貧攻堅戰一直是社會各界關註的熱點。連日來,參加今年兩會的人大代表結合各自工作實際,熱議如何打贏這場硬仗。

抓難靜電油煙處理機點 向深度發力

雖然我省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瞭明顯成效,但今年的任務仍很艱巨。脫貧攻堅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啃下的硬骨頭,而且入之愈深,其進愈難,啃硬骨頭就要突破常規思路和辦法。

如何更紮實推進各項工作,確保今年實現539個貧困村摘帽、10.2萬貧困人口脫貧?答案是:產業扶貧。

“一兩年沒回村的村民,一下子都找不到回傢的路。”對於龍井市東明村黨支部書記元勇鎮來說,這頗富調侃意味靜電機的話,來自於他們村發生的巨大變化。作為來自基層的代表,元勇鎮說起傢鄉的變化,喜悅之情溢於言表:現在村裡路通瞭,危房也改造瞭,村民還喝上瞭自來水……下一步要實現深度脫貧,就要立足我們的資源特點和產業優勢,通過資源變資產、資產變資金、農民變股民,探索資源優勢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的特色產業脫貧模式,突出發展庭院經濟等特色種養業。

元勇鎮建議,應搭建就業創業對接服務平臺,鼓勵龍頭企業參與脫貧攻堅,充分發揮電商扶貧的帶動作用,帶動更多貧困對象脫貧致富。所有扶貧產業走“區域化佈局、產業化經營、規模化發展”路線,確保每個貧困戶都有兩個以上增收項目。還要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,對長期患病者、貧困殘疾人、孤寡老人、孤兒等深度貧困人口,要摸清底數、分類施策,加強政策供給,通過實施健康扶貧等有針對性的措施,提高他們的獲得感、安全感、幸福感。

從民政“四兜底”織牢脫貧保障網,到交通“四好農村路”打開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通道,從“兩不愁、三保障”脫貧保障機制,再到“1+9+36”的脫貧攻堅政策支撐體系,一場精準脫貧攻堅戰正在吉林大地如火如荼地開展。吉林必將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精準脫貧攻堅之路。

扶志更要扶智靜電機保養

全面小康路上,決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!

“精準脫貧貴在精準、重在精準,成敗在於精準。要進一步細化措施,真正扶到點子上。”金光秀代表建議,在易地扶貧搬遷中,要因村施策、因戶施策、因人施策,通過精準幫扶真正使扶貧資源落實到貧困村和貧困戶,讓他們搬得出、穩得住、能致富。

在下鄉走訪調研中,杜友蘭代表註意到,現在一些地區在扶貧攻堅上,主要採取培育支撐產業、改善基礎條件等措施,對貧困群體的智力扶貧和思想扶貧重視不夠,導致個別貧困群眾躺著要低保、等人送小康,抱著貧困帽子不撒手,缺乏積極向上和勤勞致富的願望和內生動力。

扶貧先扶志,治貧先治愚。以教育扶貧為根本,整體提高貧困群體的素質,才能讓精準脫貧精準發力。杜友蘭認為,教育扶貧在精準脫貧中起著重要作用,在全省范圍內推廣實行職業培訓教育,可以為產業升級提供紮實的人力資源,也可以提高農村和城市低收入群體的整體素質,讓他們更好地擺脫因知識貧乏帶來的收入差距。杜友蘭建議,由政府牽頭設立教育扶貧基金,吸引企業參與。可以設立基礎教育和技能培訓兩種不同的教育扶貧模式,既保障適齡學生的受教育權利,又切實提升賦閑勞動力,尤其是50至60歲中老年無業人口的基本謀生技能。大中型企業可以與職業培訓學校對接,向職業培訓學校預定專業人才,讓困難群體能有更多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,這才是貧困地區未來的希望。

砥礪奮進脫貧路,溫暖人間民生情。在通往幸福美好的路上,吉林人,一定能打贏這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決戰!(記者劉巍)


3A53012C845584EF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nanu57560 的頭像
    dnanu57560

    MINI的預購清單

    dnanu575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